新加坡智能制造概述及机床行业发展趋势
东南亚制造业联盟的发展趋势及市场现状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使用的外包模式目前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政治经济形势快速变化的情况下,终端需求信息的波动沿供应链上游流动,信息传递造成时间滞后,导致企业生产滞后。计划的改变和严重的供需失衡,以及库存过多导致的资金积压问题,使得外包原本的优势变成了运营风险,从而促使“本地生产,本地供应”革命的兴起。东南亚是全球区域市场形成的受益者之一,尤其是新加坡。
短链革命是中美贸易战后备受关注的话题,这场革命将带来企业生产基地乃至整个供应体系的转移,形成几个以区域为基础的制造中心。区域制造的受益者之一是东盟,但与过去不同的是,目前的东盟不是以劳动力外包为基础,而是逐步发展成为智能制造中心,而新加坡是这一地区的领头羊。过去,为了节省运营成本或提高效率,企业将生产能力外包。外包的优势包括:
- 土地和工厂设置的成本很低。
- 海外市场增长潜力大,有利于产品的海外销售。
- 将资本密集度较高的零部件交由外包工厂生产,强化了行业的资金运用空间,使自身更加专注于核心竞争力的发展。
- 东亚/东南亚的供应链横跨多个国家,可以快速运往其他市场。
- 专业铸造厂的生产能力较大,可以根据行业需要快速调整。
东南亚制造业联盟由东盟领导人新加坡于2020年成立,并于2021年3月正式启动。通过联盟精神,它整合了来自东盟国家的制造商,连接了马来西亚、越南和印度尼西亚。针对国外大型制造商和本地制造商,将形成紧密的区域合作联盟,帮助制造商在10多个工业区建立数字供应链,提高市场份额。
东南亚制造业联盟的特点是规划有序、分工有序的工业区。例如,马来西亚以电子制造业为发展轴心,越南和泰国在原有的纺织业基础上,近年来加大了对电动汽车的投资。新加坡本身就是市场入口。该枢纽是一个高科技发展中心。明确的分工使得外商在进入东盟时更容易形成明确的布局战略。
智能工厂提升新加坡中小企业制造业竞争力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不断壮大的制造业带动了贸易、金融、旅游、专业服务等相关产业的增长,如果能够依托智能制造,其溢出效应将更加明显。数字技术与企业对消费者掌握需求的融合,使得制造商在投资智能制造时容易形成乘数效应。从而可以更好地服务于终端市场,而快速变化的消费市场将对来自智能制造需求的产品产生更大的影响。因此,智能制造不仅可以帮助新加坡制造业保持竞争力,甚至可以在数字经济中创造更多新的商业模式。
中小企业引入智能制造的优势在于帮助他们更有效地管理日常业务,并通过创新机制与竞争对手区分开来。智能制造的一个关键要素是从制造过程中获取实时数据,用于业务决策和预测/解决问题。因此,利用传感器和软件进行设备监控、缺陷检测和预测性维护已成为企业的共识。例如,原材料预测可以降低库存货物的成本,同时可以更快地从供应商那里获得生产材料。它可以有效地管理淡季和旺季的生产流程,提高供应链效率,最终以更低的成本产生更高的收入。一些前瞻性的中小企业甚至可以将数字克隆技术应用到产品生产中,模拟所有相关情况,缩短TTM(上市时间)和TTC(成本时间)阈值可能带来的风险。
虽然新加坡的中小企业在信息技术(IT)方面的投资不遗余力,但即使积累和存储了大量的数据,但对数据价值的挖掘和应用仍然不完善。电子记录、自动化报告和简单的物联网设备在中小企业中相当普遍,但它们在数据挖掘和企业决策方面仍然面临瓶颈。这些都是制造商在建设智能工厂时经常遇到的问题,而数据是新加坡中小企业必须解决的第一个问题。智能工厂数据采集包括静态数据和动态数据。静态数据包括工厂设计信息、地理信息数据、设备特征数据、工厂内部结构、各种文件、图片等。这些材料大多来自工厂设计师、设备供应商、工厂建设者和外部合作伙伴。工厂动态数据包括环保安全、生产执行、设备执行、质量管理、能耗、业务决策、仓储物流、销售采购信息收集等。
由于中小企业的资源有限,他们无法像大企业那样建立一个完整的智能工厂。新加坡政府建议通过模块化的方法来捕获他们需要的东西,然后根据需要建造一个更完整的工厂。第一,中小企业必须整合数据技术和IT技术。通过集成的数据存储和分析平台,确保各部门和运营流程的数据可以交互,即使是简单的人工智能分析软件也可以提出运营改进建议。同时,在工厂内安装传感器,使管理人员可以了解整个工厂和设备的生命周期,方便更换设备或行走检测。对于5G、数字克隆、边缘计算、自动仓储机器人等先进设备,根据运行情况进行补充。
除了数字化工具的应用和智能工厂的建立,还必须以净零碳排放、节能环保为发展基础,同时提高公司的产品服务能力,实现定制化生产。通过先进制造系统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实现。同时,厂商也加强了与服务商的合作,整合行业各方的实力和资源。
打造数码人才和新商业模式:
新加坡政府对小企业转型的目标不仅是优化运营,还希望企业利用好数字技术,建立新的商业模式。当企业逐渐能够优化生产参数或整合线上线下活动时,转型的下一步就是升级到经营战略层面。无论什么样的转型,用人往往是最关键的。因此,新加坡是中小企业。定制两种辅助模式,首席技术官(CTO)即服务和数字领导者计划(DLP)点。
- 首席技术官(CTO)即服务:
CTO的首要任务是衡量企业的数字化准备情况,并确定转换的实际实现与预期目标之间的差距。并可借鉴其他中小企业的成功实践。在实际工具方面,新加坡提供了450多个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可供使用,其中大部分与人工智能、云和数据技术相关,并通过了IMDA认证。在数字人才培养方面,新加坡政府与特定咨询机构,特别是IT咨询机构合作,通过培训特定技能(如信息安全),降低中小企业在转型中的风险。 - 数码领袖计划(DLP):
对于招聘数字化转型团队的公司,新加坡政府提供财政援助。数字化转型团队需要包括一个领导者(技术领导者/数字化领导者)和一个多达5人的数字化人才团队(数据科学家、云架构师)。对于中小企业来说,绘制数字化转型蓝图与获取数字化人才一样困难。许多行业参与者不知道他们属于哪里,也不知道他们在五年内的战略计划是什么。转型计划还需要与外部网络合作,如技术顾问、信息服务行业参与者、战略咨询公司等,才能完善。最后,DLP为开发新商业模式和提供数字服务的公司提供额外的财政援助。 - 中小企业走向数字化:
“中小企业数字化”倡议于2017年启动。这项政策是加强新加坡工业数字化转型的关键措施之一。该政策的重点是帮助中小企业系统评估数字化程度,并根据转型需要进行改进。IT和物联网、信息安全、数据技术等相关解决方案的引入,同时根据各子行业的转型现状绘制不同的转型蓝图。由于新加坡的中小企业占整个行业的90%,新的初创企业和技术参与者正在瞄准这个转型市场并积极部署。SME Go Digital解决方案针对不同的子行业类别进行了改造和设计,如食品制造、航运、物流、零售、精密制造等。这是非常定制的。对于新加坡的中小企业来说,人才和组织的跨界融合是智能制造发展的核心。生产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系统,企业始终面临着不确定性和快速变化等挑战。管理层必须建立核心体系,整合制造、IT、先进技术、流程运营、金融等不同人才,作为转型推动者。 The current shortage of teams and talents is extremely high. Therefore, Singapore companies actively invest in talent training, establish new service models, and establish a digital skills-oriented orientation, which are the keys to truly promoting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enterprises' smart manufacturing. At the same time, these talents must also be oriented towards value creation. Through the integration of process, technology, system, culture, and organization, the goal is to improve production efficiency, reduce production costs, improve product quality, shorten product launch cycles, and reduce energy consumption to achieve smart manufactur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