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穿戴设备——从功能到智能的智能服装
可穿戴技术无疑是2015年最受欢迎的产品。国际电脑展(Computex)、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世界移动通信大会(MWC)等一系列电子相关产品会议都聚焦于可穿戴设备。可穿戴产品,可穿戴技术,仿佛科技电影里的智能生活方式下个月就会出现在我们的生活中。
可穿戴设备是穿戴在身上的电子设备。重点是不需要牵手就能自由移动手的服装或配饰,具有交流或传递功能。智能衣服是由集成电子元件和信息技术的纤维或织物制成的。用衣服作为信号传输,柔软的可穿戴设备更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具有高附加值的特点。然而,有些人看好新兴技术,有些人并不擅长。乐观的人认为智能穿戴会改变生活方式,是手机的高级版,甚至取代手机;那些坏的人认为技术离现实生活还很远。梦想,但梦想能实现吗?从专利分类技术领域的变化来看,特殊功能服装的技术范围已经扩展到电力领域,带有电子元件的智能纺织品逐渐缩短了技术与现实的差距。差距。
从功能到智能
在五年期间,国际专利分类数量统计从1995年至2014年,从1995年至1999年,技术范围为服装材料的常规应用。2000-2004年出现了一种具有智能特征的电气分类,其技术是一种具有柔性膨胀表面积加热网的二维平面和应用于光纤技术的半导体元件。
1995年至1999年的技术内容主要基于与纺织品相关的常规应用技术,包括天然或人造纱线、织造、织物加工,以及用于人类生活必需品的各种可穿戴设备,包括服装、配件和医疗用品;工业纺织品用于建筑和武器。
2000-2014年分为2000-2004年、2005-2009年和2010-2014年三个阶段。从每五年新增的专利分类中可以发现,传统的纺织技术已经逐渐扩散到其他应用领域。专利分类跟踪功能服装的技术发展,为技术变革提供方向。
功能专利布局(2000-2009)
2000年至2004年新增的专利类别包括织物表面处理中使用的表面涂层、处于塑料状态的物质、器件、微机械器件、非金属元素、高分子化合物、粘接方法、材料电镀、晶体生长等技术、环保防水添加剂、透湿防水、染整理涂装技术和织物表面处理等可使纺织品实现不同功能的技术。如防水透气、耐磨、快干、抗菌除臭、吸湿排汗、蓄热保温、免烫等;甚至远红外线、防电磁波、防紫外线、负离子、防静电等。
2000年至2009年新增专利分类观察,结合化学中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关技术,结合化学工业,对纱线原料进行改良,开发功能纤维和母粒,改变纤维结构,如中空、岛状、均匀、不均匀等异形纤维结构,改进纤维聚合纺丝技术、超细纤维纺丝技术,复合纤维纺丝技术。
从2005年至2009年,增加了用于个人安全的新应用,例如化学品或医疗制剂、辐射防护、温度或热量测量。
功能性已经申请了10年的专利,并在2010年之后开始在成衣市场流行。功能性服装从轻便保暖服装、吸湿运动衫到轻便羽绒服和防寒夹克,使流行成衣脱离了传统功能。进入功能范围。
智能专利布局(2010-2014)
衣服的主体是人。因此,智能服装的设计是基于“人的需求”。从2000年到2005年,纺织品的布局以功能性专利为主,但专利分类技术逐渐扩散到其他行业,半导体器件相继出现,电加热、光学元件系统或仪器、电子数字数据处理、模拟计算等专利分类技术以衡量智能化相关技术趋势的可能应用水平。
智能纺织品除了集成电子元器件之外,还包括可调温度的相变材料、导电高分子材料、有机染料等,与信息通信技术相结合;2010-2014年以后,其新技术的范围已经向智能应用方向发展。医疗用途的应用,从数据识别、记录载体、磁体;电感、图像通信等,已经逐渐从功能性纺织品转向智能纺织品,并开始进入纺织行业的又一个转型时期,并带动了大量可穿戴配件的专利申请数量。
结论
智能服装的设计注重人性和穿着者的适应性,其穿着需要多方面的考虑。跨行业融合、跨领域融合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服装的专利分类已从功能纺织品转向智能纺织品。与信息通信技术(ICT)相结合的半导体和纺织产业已经进入了专利领域。
台湾产业在智能服装方面有三大优势技术:1.智能服装;半导体在IC制造、设计和封装方面仍有优势,可以解决传统传感器的问题;2.台湾通讯产业从上游到下游拥有完整的产业价值链。在纺织工业出口产品中,纤维、纱线和织物占纺织工业出口总量的90%以上,在功能性纺织品技术、高分子化合物研发和织物表面处理等方面积累了大量精力。
台湾业界突破现有的可穿戴设备管理框架,结合功能材料、人体工程学、面料结构、服装图案等,整合无线传输模块和通信技术,满足不同的需求和使用场景,以面料为信号传输载体,功能性和智能化的“智能服装”,可以实现创造价值的新思维和产品开发的新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