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五大变革,台湾自行车产业再次腾飞
台湾素有“自行车王国”之称,中央政府、地方政府、行业打造的“自行车岛”形象享誉世界。再加上优步自行车租赁服务的成功经验,台湾的自行车产业从制造业发展而来。台湾的自行车产业在全球市场上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然而,近年来科技的发展给自行车行业带来了颠覆性的创新。传统自行车行业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单纯追求产品的轻量化。要进一步融合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的新思维,推出满足消费者需求的产品。只有产品和服务才能不断赢得市场的青睐;更重要的是,去年开始的中美贸易战对台湾自行车行业造成了很大冲击,而台湾自行车行业原本擅长“在台研发、在大陆生产、在全球营销”。
面对自行车产业面临的各种挑战,台湾厂商必须尽快采取正确的措施,以突破和重建。结合国内外专家、自行车品牌工厂和自行车创业公司的各种策略,总结出台湾自行车产业好转的五大关键。
关键一“电气化势不可挡”
顺应了节能减排的趋势,无污染、操作简单、省力、不需要驾照的电动自行车逐渐成为人类新的交通工具选择。越来越多的人用电动踏板踏上电动自行车,轻松享受骑行生活,电动自行车浪潮正在兴起。
电动自行车浪潮从欧洲席卷全球。德国EnergyBus电动汽车公司的执行董事汉内斯•诺佩特指出,电动自行车并不是一个新概念。早在1885年,世界上就出现了第一辆电动自行车。荷兰飞利浦公司于1932年推出了第一款电动自行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中期,智能电动汽车首次进入市场。2004年,智能电动汽车在欧洲荷兰市场取得成功,随后逐渐向全球市场扩散。
Hannes Neupert进一步以手机行业的转型为例强调,就像过去智能手机的浪潮冲击诺基亚一样,eBike时代的到来也在给整个自行车带来巨大的变化。如果你不根据市场变化投资电动自行车市场,你可能会成为下一个诺基亚。
Q广场咨询公司管理顾问Han Goes指出,目前全球55%的人口居住在城市,预计到205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75%。随着城市的日益拥挤,四轮汽车将不再是城市人口流动的主要来源。选择,再加上环保诉求,两轮电动自行车将成为城市人口流动的重要工具。
以eBike渗透率最高的欧洲市场为例,德国市场的商业机会是非常有前景的。根据德国两轮车工业联合会(Zweirad industrial Verband, ZIV)发布的数据,2017年德国共售出72万辆电动自行车,总销量增长19%。电动自行车占总销量的19%,约占总销量的五分之一。ZIV预计,未来几年电动自行车的销售比例将继续增长。
台湾品牌积极设厂研发。随着eBike从欧美向亚洲市场的扩散,台湾的两大自行车品牌捷安特和梅丽达在过去两年积极开发eBike产品,向全球市场发起冲击。例如,该集团去年扩大了在欧洲的业务,并投资1500万欧元在匈牙利建立了一家新工厂。这家工厂的目的不仅是缩短供应链,更贴近市场,还生产欧洲快速增长的电动自行车。
巨人集团董事长表示,匈牙利位于中欧,地理位置优越,交通网络完善。巨型产品未来可以销售到东欧和欧洲内陆。这是巨人集团决定在匈牙利建立新工厂的一个重要原因。总体而言,Giant匈牙利工厂总占地面积为22公顷,总投资预计为4800万欧元。,计划初期产能30万辆,生产产品主要为欧洲需求的自行车和电动自行车。
据《自行车欧洲》报道,除了在匈牙利建立新工厂,捷安特在荷兰莱利斯塔德的制造工厂,未来也将大幅提高电动自行车的比例,甚至全面投资电动自行车的生产。为了应对欧洲对电动自行车快速增长的需求。
台湾电动自行车出口逐年增加。在台湾自行车品牌加强电动自行车布局下,台湾电动自行车出口逐年增加。根据经济部统计局的统计,我国的电动自行车主要出口到欧美市场。2012年,电动自行车的出口量为1666万美元。从出口国家来看,主要出口市场是荷兰,占27.7%,其次是德国,占19.8%,美国占15.5%。
从各大洲的市场来看,欧洲旅游业蓬勃发展,加上银发人群的增加,推动了对高品质、轻量化、高价电单车的需求持续快速增长。因此,目前台湾对欧洲的电动自行车出口占比为77.2%。台湾最大的出口市场。
经济部统计数据显示,2017年台湾出口欧盟电动自行车数量接近13万辆,年均增长33.8%,出口额激增83%,平均单价年均增长37%,而德国是我国电动自行车出口的第二大国家。台湾对美洲出口占比18.1%,欧美加起来占比高达95.3%。值得注意的是,亚洲电动自行车市场近年来已经起飞,台湾对中国大陆、越南等地区的电动自行车出口持续增长,亚洲市场的后续商机依然值得期待。
延续2017年的出口强势,台湾去年的电动自行车出口持续增长。对外贸易协会会长黄志芳表示,当自行车成为一种环保、健康、休闲的时尚时,它们间接推动了电动自行车的出口。去年前三季度,台湾共出口电动自行车19.5万辆,比去年同期增长51%。
自行车出口行业协会表示,全球自行车行业正面临诸多冲击,全球新蓝海“电动自行车”已初具规模。台湾的技术一直致力于中高端产品的研发和制造。它必须迅速对产业变化做出反应。“电动自行车”的潮流不会错过商机。
关键二“智能升级”
在自行车电气化的同时,引入智能元素是吸引消费者的关键。张慧娟认为,电子生活是不可阻挡的趋势,自行车产品向智能化发展也是不可阻挡的。黄志芳还指出,物联网、大数据、数字生活正在改变各个行业的生态,持续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自行车将不仅仅是交通或运动工具,更是智能城市中最便捷的移动监控。单位可以随时收集环境信息,甚至监控交通数据。为应对自行车产业向智能化方向的全面转型,呼吁台湾产业跨界创新,结合物联网软实力和智能应用,开发更符合智能市场的产品。
事实上,为了迎合智能浪潮,台湾也有不少创业公司,针对骑士的各种需求,进行智能创新。例如,智能汽车手表开发商“群力科技”,针对自行车用户对汽车手表的需求,致力于开发比国际知名品牌性价比更高的产品。未来将重点关注马来西亚、泰国等新兴市场,抓住智能汽车手表的商机。
此外,耀泰新研发的高速电动自行车专用远光灯和近光灯,采用专业光学技术,将远光灯和近光灯浓缩成直径小于10厘米的器件,产品已通过欧洲高标准E-MARK认证。在EUROBIKE展会期间,公司成功与众多欧洲买家洽谈,并得到德国知名电动车经销商的肯定。
关键三“社区共享创新”
随着自行车生活全面向智能化迈进,骑行者希望将智能联网作为社区共享工具,享受更不一样的骑行生活,也推动了自行车行业共享服务新局面的形成。除了知名品牌制造商捷安特打造的骑行生活社区平台,还有很多创业公司在开发自行车智能产品和解决方案,他们也创新了自行车社区共享工具和平台。例如,为了增加客户粘性,群力科技积极投入资源发展社区,整合GPS腕表,让骑行者将骑行知识和信息上传到社区,分享给骑行者。
另一家创业公司“黑洞科技”模仿优步的共享思维,聚焦校园、社区、旅游景点,创新发展区域B2B共享单车品牌“雪莉单车”,为区域创造了流量激活和生活价值提升。服务体验。之后将触角进一步延伸到旅游领域,希望通过自行车为酒店或景点带来更好的住宿体验,抓住旅游自行车的商机。新的体育软件“和平科技”开发了一款团体骑行应用程序和自行车平台Velodash。除了记录骑行信息外,它还可以进行预约、路线规划,轻松制定团队骑行计划。当乘客迷路时,应用程序上的位置跟踪功能可以使用。即时找到位置提供救援,还提供速度和排名信息等,让骑行变得更有趣,创新的应用已经成功拓展到国外市场。培西科技CEO黄艳玲指出,Velodash平台在台湾、日本、美国、新加坡等地拥有数千条骑行路线,因此一直受到新加坡体育总局的青睐,并被选为新加坡国庆骑行app。
关键四“定制迎合市场”
电气化、智能化依赖于技术的注入,但为了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意识,注重自行车定制产品的设计开发也是自行车品牌赢得新的市场消费模式的关键。在这一点上,台湾的新自行车公司纷纷奉行“定制化”的理念,争取利基市场。
关键五“全球化应对影响”
鉴于全球自行车行业竞争加剧和中美贸易战对台湾自行车行业的冲击,在产品和服务创新的基础上,向智能制造方向发展,构建可快速调整的全球供应链支持体系。自行车制造商不能忽视的一个关键问题。
为了应对全球竞争的剧烈变化,巨量集团积极开展数字化转型,以加强其全球市场布局。这个庞大的集团包括三个主要的自行车品牌,giant, Liv和Momentum。目前在台湾、昆山、天津、成都、荷兰设有8个制造基地,在亚洲、欧洲、美洲、澳大利亚设有14家销售子公司。随着全球业务规模的不断扩大,原有的管理体系已经不够用了。因此,通过与软件巨头SAP的合作,公司打造了一个统一的数字平台,将全球各个市场的生产和销售信息整合在一起。该平台打破了过去的信息孤岛问题,加强了工厂之间的互联与合作,通过实时的信息互联,可以妥善管理制造和库存,快速协助企业决策,扩大潜在的市场机会,有很大的希望逐步实现公司迈向工业4.0的愿景。
早在20世纪80年代,大型企业就开始在生产端引入计算机化系统,但为了面对工业4.0时代,它们决心拥抱世界潮流的变化,希望通过单一的数字化平台,将跨国站点的生产经营信息进行整合,进行大数据分析。并预测反馈,做出更有效的决策,建立品牌差异化优势,增强全球竞争力,实时管理库存,提高生产效率,获取最实时的商业洞察。
毫无疑问,面对全球自行车产业的快速变化,台湾厂商或新兴企业必须掌握电气化、智能化、共享化、定制化、全球化等各种议题,才能应对挑战,转型创新,使行业翻转跳跃,迎来新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