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及其应用场景
随着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智能传感器由传感元件和信号调理电路控制器组成,具有数据采集、转换、分析甚至决策功能。智能化可以提高传感器的精度,降低功耗和体积,实现更容易的联网,从而扩大传感器的应用范围,使其发展更加快速有效。
发布日期:2022年6月08日
智能传感器的概念:
智能传感器是指将传感器、执行器和电子电路集成在一起的智能设备,或将传感元件和微处理器集成在一起,具有监控和处理功能的设备。智能传感器最重要的特点是输出数字信号,方便后续计算和处理。智能传感器的功能包括信号感知、信号处理、数据验证与解释、信号传输与转换等。主要部件包括A/D和D/A转换器、收发器、微控制器、放大器等。
什么是传感器和智能传感器?
传感器是一种把特定的物理量转换成电信号来检测、测量或指示它们的设备。当传感器感知并发送信息时,执行器被激活并开始工作。执行器接收信号并设置所需的动作,使其能够在环境中动作。
智能传感器是指能够感知、收集外部环境信息,并独立判断、分析和处理外部环境信息的智能传感器设备。智能传感器是具有信息采集、处理、交换、存储和传输功能的多组分集成电路。它们是集成了传感器、通信模块、微处理器、驱动程序和接口以及软件算法的系统级设备。诊断和自补偿能力,以及感觉融合和灵活的通信能力。
智能传感器的优点是什么?
- 自我检测、自我校准、自我诊断:
自我诊断功能在上电时执行自我测试,并使用诊断测试确定组件是否失败。可根据使用时间在线校正,微处理器使用存储的测量特性数据进行比对验证。 - 感应融合:
智能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多个物理和化学量,给出更全面地反映物质运动规律的信息。例如,熔融液体传感器可以同时测量介质的温度、流量、压力和密度。机械传感器如何同时测量物体某一点的三维振动加速度、速度、位移等。 - 精度高:
智能传感器具有信息处理功能,不仅可以通过软件校正各种确定性系统误差,还可以适当补偿随机误差和降低噪声,从而大大提高传感器的精度。 - 高可靠性:
该集成传感器系统消除了传统结构中一些不可靠的因素,提高了整个系统的抗干扰性能。同时还具有诊断、校准、数据存储等功能,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 成本效益:
在同样的精度要求下,多功能智能传感器的性价比明显高于单一功能的普通传感器,尤其是集成了更便宜的微控制器后。 - 多样化的功能:
智能传感器可以实现多传感器、多参数的综合测量,通过编程扩展测量和使用范围。它具有一定的自适应能力,可以根据检测对象或检测条件的变化,从输出数据中相应地改变范围。具有数字通信接口功能,可直接发送到远程计算机进行处理。具有多种数据输出形式,适合各种应用系统。 - 信号归一化:
传感器的模拟信号由放大器归一化,然后由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信号。微处理器还以串行、并行、频率、相位和脉冲等各种数字传输形式进行数字归一化。
智能传感器需求增长驱动因素:
- 物联网和工业物联网日益普及
- 汽车电气化和智能化趋势
- 可穿戴消费电子产品的普及
- 传感器技术和MEMS制造工艺的进展
- 智能手机越来越多地使用各种传感器
- 工业自动化和智能制造需求强劲
- 智慧城市、交通和建筑智能
智能传感器市场:
从2020年到2027年,全球智能传感器市场将以18.6%的复合年增长率增长,到2027年将达到1436.5亿美元。其中,汽车行业是全球最大的智能传感器应用市场,约占四分之一。在2020-2027预测期内,汽车智能传感器市场增长率预计将达到21.7%。此外,可穿戴设备和医疗保健应用将为智能传感器带来近期的增长机会。从技术角度来看,微机电系统(MEMS)的市场份额超过50%。在预测期内,纳米机电系统(NEMS)有望成为增长最快的产品类型,但MEMS技术仍将占据主导地位。
物联网应用的智能传感器技术趋势:
物联网的快速发展和普及带动了对智能传感器的强劲需求。物联网的应用场景有以下几种:
- 智能可穿戴:
在许多可穿戴设备中,传感器是设备的核心设备,也是设备的价值主张。虚拟增强和混合现实(VR/AR/MR)设备依靠全套传感器让用户与周围环境进行交互,虚拟内容需要一套核心传感器来实现人与环境的交互。如运动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和环境传感器。智能可穿戴设备包括五个模块:处理器和内存、电源、无线通信、传感器和执行器。其中,传感器是五大模块的创新元素,是人与物沟通的核心。由于传感器技术的进步,可穿戴设备现在可以实现更准确的数据监测。 - 智能家居:
智能家居以住宅为基础,集安防监控、家电控制、灯光控制、背景音乐、语音控制于一体。可联动集中管理,提供更方便、舒适、安全、节能的家庭生活环境。智能家居系统由传感器、执行器、控制中心、通信网络等组成,通过各种类型的传感器获取室内环境的各种数据。家用传感器包括温度传感器、图像传感器、光电传感器和空气传感器。 - 智能城市:
智慧城市是指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ICT)框架来改善城市管理和鼓励经济增长的城市。ICT与联网网络(IoT)交互,后者可以接收、分析和传输当前状况和事件的数据。物联网包括任何可以使城市更高效或更便捷的设备,包括手机、智能汽车、安全摄像头和嵌入在道路上的传感器。智慧城市的主要特征是物质和技术基础设施、环境监测和响应能力以及为市民提供的智慧服务。首先是技术基础,包括通过高速通信网络连接的大量智能手机和传感器。第二层由特定于应用程序的工具组成,这些工具需要正确的工具将原始数据转换为警报、见解和操作。第三条线是城市、企业和公众的利用率。
在智能城市中,传感器、摄像头、无线设备和数据中心组成的网络构成了关键的基础设施。其中,传感是智能基础设施的核心,传感器是城市景观中隐藏但无处不在的组件,是任何智能控制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感器网络包括声学、激光雷达、雷达、3D相机传感器、环境传感器、流量传感器、气体传感器、湿度和温度传感器。集成传感器系统促进应用程序和集中式平台的无缝互连。为特定目的而构建的传感器网络可以实现多个其他连接应用,如环境监测和公共安全,这种集中式网络将有助于减少重复投资成本,并消除对多个独立复杂网络的需求。未来的智慧城市主要利用电子传感器、红外传感器、热传感器、接近传感器和激光雷达传感器等四种传感器技术来扩展其智能功能。 - 智能交通:
智能交通是利用各种智能技术和装备,推动交通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其中,网络化对智能交通的发展至关重要。物联网的运用,可以使交通的各个环节、各个环节成功网络化,不仅可以有效加强交通监管,提升交通服务,还可以进一步完善现有的交通业态。智能交通系统(ITS)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体现在微观交通信息采集、交通控制、引导等方面。它通过提高交通信息的有效利用和管理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主要通过信息采集的输入、策略控制、输出执行、数据传输以及子系统与其他子系统之间的通信来实现。信息采集子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辆信息和道路信息,策略控制子系统根据设定的目标使用计算方法计算出最优解,并将控制信号输出到执行子系统,引导和控制车辆通过,以达到预设的目标。 - 智能电网:
智能电网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实现能源开发、转换发电、输配电、供电、售电、用电等,以节约用电为目标的电网系统。智能电网的好处在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节约能源,减少停电,而建设智能电网所需的投资主要用于电力设施的终端配电系统和终端信息系统,其中很大一部分投资于上述传感器网络。传感器网络的建设是智能电网改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关键是将传感器引入到各级电网的分层结构中。传感器网络的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是智能电网的三层。其中,感知层包括二维码标签和阅读器、RFID标签和阅读器、摄像头、各种传感器和传感器网络。WSN感知层的功能是感知和识别物体,收集和捕捉信息。 - 智能建筑:
智能建筑不同于智能家居,特指办公楼、商场、酒店等非住宅建筑。这些建筑中的设备与传感器相连,传感器可以提供能源消耗信息,并自动做出决策,以优化运营。一系列的网络传感器收集环境信息,以及有关建筑操作和使用的数据。这些信息既可以在边缘处理,也可以发送到运行在本地或云中的中央BMS系统。然后,这些信息被用于触发自动操作,以调整暖通空调系统、照明系统和建筑中的许多其他设备。建筑可以通过在不同的子系统之间建立交叉连接来实现智能化,包括传感器、驱动器和控制器。 - 智能农业:
智能农业,也被称为精确农业,使用最少的资源,如水、化肥和种子,以实现最大的产量。通过部署传感器和测绘田地,农业工作者开始从微观角度了解作物的生长过程,科学地节约资源,减少其对环境的影响。许多传感技术被用于精准农业,它们提供的数据可以帮助监测和优化作物,并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因素。这些传感器包括位置传感器、光学传感器、电化学传感器、机械传感器、土壤湿度传感器和气流传感器。 - 智能医疗:
医用传感器常用于昂贵的医疗设备中,因此医用电子传感器是一种高价值的传感器。医用传感器根据其工作原理和应用形式进行分类。按工作原理分为物理传感器、化学传感器、生物传感器和生物电极传感器。按申请表分为植入式传感器、临时植入式传感器、体外传感器、外部设备用传感器和可食用传感器。随着材料技术和电子技术的发展,柔性基体材料以其柔韧性、可弯曲性、延伸性、耐磨性等优势逐渐进入医疗市场。柔性传感器具有柔性基体材料的优点,对人体适应性强,对可穿戴设备和可植入设备都具有良好的适应性。柔性传感器可用于智能创可贴、智能创可贴、柔性血氧仪、柔性可穿戴离子湿度传感器等。 - 环境监测:
传感器技术在环境检测中的应用体现在两个方面:与检测材料中的污染物发生物理或化学反应,判断检测材料中是否存在污染物。化学信号被转换成电信号。传感器技术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环境检测结果的可靠性。根据检测方法的不同,传感器技术可分为光学传感器和电化学传感器。不同的反应机制可分为生物传感器和免疫传感器。不同的检测对象可分为液体传感器和气体传感器。
生物传感器的基本原理是利用功能性基因、抗体等生物材料作为敏感材料,利用信号采集装置采集生化信息,并将生化信息分析转化为电信号。随着生物传感器技术的不断发展,敏感材料和传感器元件越来越多,有助于准确识别环境中更多的污染物。与传统传感器相比,生物传感器的选择性更强,操作更简单,测试速度更快,结果更准确。生物传感器技术主要用于大气环境检测,包括二氧化硫检测、二氧化氮检测、重金属离子检测、农药残留检测等。 - 智能制造:
智能传感在制造过程中的典型应用之一体现在数控机床广泛应用于机械制造行业。现代数控机床都配备了高性能的位移、位置、速度、压力等传感器,可以实时监测加工状态、刀具状态、磨损、能耗,实现灵活的误差补偿和自校正。实现智能化数控机床的发展趋势。此外,采用基于视觉传感器的视觉监控技术,使数控机床的智能监控更加方便。
智能传感在汽车制造行业有很多应用。以基于光学传感的机器视觉为例,其在工业领域的主要应用是视觉测量、视觉引导和视觉检测。在汽车制造业中,视觉测量技术通过对产品关键尺寸、表面质量、装配效果的测量,来保证工厂产品的合格。视觉引导技术通过引导机器完成自动搬运,可以显著提高自动搬运、最佳匹配装配、精密打孔。制造效率和车身装配质量。视觉检测技术可以监控机体制造过程的稳定性,可用于确保产品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有利于降低制造成本。高端装备行业的传感器多用于设备运行维护和健康管理。航空发动机配备的智能传感器使控制系统具有故障自诊断和故障处理能力,提高了系统应对复杂环境和精确控制的能力。
在工业电子领域,生产、搬运、检测、维护都涉及到智能传感器,如机械臂、AGV导航车辆、AOI检测等设备。在消费电子和医疗电子领域,智能传感器的应用更加多样。例如,智能手机中更常见的智能传感器包括距离传感器、光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图像传感器、三轴陀螺仪和电子罗盘。可穿戴设备最基本的功能是通过传感器实现动作感知,通常内置MEMS加速度计、心率传感器、脉搏传感器、陀螺仪、MEMS麦克风等传感器。智能家居涉及位置传感器、接近传感器、液位传感器、流量和速度控制、环境监测、安全传感和其他传感器等技术。
2022年6月08日发布
来源:eet-china